繁体版 简体版
43看书 > 都市 > 作为神医,我有一个金手指 > 第18章 拉肚子的治法

病人有表症同时下利时如果还有恶心的情况,就要用到葛根加半夏汤,在葛根汤的基础上加入三钱生半夏,其余的煮法与禁忌与葛根汤相同。生半夏涤水力量很强有止呕的作用,且只有生半夏能排至高之水(脑部积水)。

葛根汤加半夏多用于胃中有停饮之人,还有服用葛根汤后恶心呕吐的病人。

葛根因其升提津液的作用,对于治疗下利很有效,比如桂枝汤症的病人被误下后肠胃虚弱,此时表邪进入肠胃引起的热利。

虽然都是下利但还是分有寒热两种,热利的病人舌红苔黄甚至发黑,大便很臭,排便完后肛门有灼痛感;寒利的病人则相反,舌苔泛白,排便后肛门没有灼痛感。

葛芩连汤组成是:葛根五钱,炙甘草二钱,黄芩黄连各三钱,先煮葛根,八碗水煮到六碗,再煮其他药煮至两碗。黄连黄芩用于去热,但区别是黄连色黄味厚,偏重清理胃;黄芩黄中带绿,偏重清理小肠。

葛芩连汤的下利于葛根汤和葛根加半夏汤不同,后二者无热,排出来多是水。但是不论有没有热,若病人下利很严重,就要重用葛根,增强止下利的药效,防止病人脱水。热利时除了用药还可以配合下针曲池穴、合谷穴、天枢穴、关元穴、和三阴交。而寒利灸肚脐就可以,用青盐填平肚脐,放艾草在上面灸。

治疗热利的处方很多比如葛芩连汤、黄芩汤、黄连汤、白头翁汤、桃花汤等,治症各有不同,葛芩连汤症热利兼有表症或者只有热利,病人不会有腹痛,属太阳症加下利的治方,如果有太阳症(有汗怕冷,肌体酸疼)加少阳症(恶心,往来寒热)同时有下利就要用黄芩汤。

黄芩汤原方为:黄芩三钱,炙甘草二钱,白芍二钱,大枣十二枚,用十碗水煮成三碗,白天服两次,夜里服一次。黄芩汤的使用时机是热利伴随腹部有绞痛,是病毒性下利比如急性肠炎和肠套叠等。黄芩汤主治的热利较葛芩连汤多了腹痛的症状,若是热利肚子疼且有恶心呕吐时就要用黄芩汤加半夏生姜。

黄芩汤中白芍用于止腹痛,有腹痛是时一定会用到白芍,与白芍止腹痛对应的是枳实用于止胸部胀满,比如心脏问题或者气喘,白芍能将静脉血更快的回流胸腔,有胸满时用白芍会加重胀满。

黄芩加生姜半夏汤中用半夏止呕去水,生姜不仅能散胃中寒水,同时也可以解半夏的毒,根据病人恶心呕吐的程度半夏最多可用到五到六钱,生姜随之加重。

只有生半夏和生姜二味药,就组成了小半夏汤,是金匮痰饮咳嗽篇中的一个方子。

黄连汤由黄连、炙甘草、干姜、桂枝、人参组成,比例相同,都用三钱就可以。黄连汤的病人痛在胃中,且有恶心并呕吐,病人是上热下寒,因有病邪在肠胃中影响消化,所以会一直下利,大便会看到食物基本没消化,但会很臭,肛门也有灼痛,这属于热利,被病邪影响后,胃中虚热上行,碰到病人胸隔的水和湿后就变成痰。此时病人胸隔有热,吃东西下去就会吐,舌苔也是黄的。

如果呕吐恶心严重可加三钱的生半夏和红枣。处方中桂枝降胸阳的虚热,半夏利水止呕,黄连消炎去热,去上焦胸隔的热,炙甘草和干姜去除下焦肠胃的寒,人参红枣补充肠胃津液。黄连汤用十碗水煮至六碗,白天服三次夜里服两次,通常在服用治疗肠胃方面的药时白天夜里都需要服药。

热利很严重时黄芩汤和黄连汤的药力就不够了,要用白头翁汤,比如严重的痢疾或急性肠炎。白头翁汤用白头翁二钱,黄连黄柏秦皮各三钱,四味药用七碗水煮两碗,一次服用一碗,一天两次。

白头翁味辛苦性温,是治疗热利下重(大便完感觉还未排尽的)的主药,能泻热凉血,止各种热利腹痛,也能用于女性闭经。黄柏味苦性寒,清热尤其清膀胱之热;秦皮味苦性寒,属涩剂,能治热利。白头翁汤的腹痛是因为肠中破裂,病人大便会带血。

此外下利严重用什么药都不能止,还会有大便带血(这个血是和大便混合的)情况,这时会用到赤石脂禹余粮汤,二者等量使用,用六碗水煮成两碗,分为三次服用。

赤石脂和禹余粮都是石头类的药,经常一起使用,多用于温中止血痢不止。禹余粮是味甘性寒,止滑泻下血;赤石脂味甘酸辛性温(一说性平),为固肠收敛要药,主治久痢带下,二者炮制时洗干净放在铁锅中烧透,趁热倒入醋,酸味能收,煅烧后加入醋后是很强的涩剂。

服用赤石脂禹余粮后下利停掉就停药,过量服用会导致便秘。

在大便下利不止时就要利小便,可以将猪苓泽泻茯苓等利水利尿的药加到止下利的药中,下利严重止不住时病人会很危险。

寒利病人不会有口渴,若肚子不痛,用桂枝人参汤,下利是因为有太阳表症被误下,与腹痛但会不舒服,不舒服是因为被误下肠胃中没有食物,肠胃的津液也丧失,此时肠胃虚弱,胃壁贴在一起,桂枝人参汤症病人的大便一定不会臭,且脉象细微。

桂枝人参汤方为:桂枝四钱,炙甘草四钱,白术三钱,人参三钱,干姜三钱。先煮四味药,九碗水煮到五碗,再下桂枝煮到三碗,服药时每次服一碗,白天每六小时服用一次,夜里只服一次。

白术健脾整胃,能去关节和肠胃中的湿,促进肠胃蠕动;人参补充下利后不足的肠胃津液;桂枝在此是行阳作用,加强心脏力量;炙甘草和干姜组成甘草干姜汤,在肠胃虚弱时一定会用到这两味药。

和桂枝人参汤名字很接近的桂枝汤加人参则用于单纯的津液不足,需要分清楚不要用错。

寒利严重者可用通脉四逆汤。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所用之药相同,只是比例有区别。

当病人在下利后反而腹部胀满身体疼痛,这是因为体内寒湿盛,里阳外散,此时需要先用先用四逆汤温里去里寒,再用桂枝汤解身体疼痛的表症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