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43看书 > 都市 > 作为神医,我有一个金手指 > 第 30章 体内有水气

人体内的水正常情况应该是热水,体内寒湿严重时,热水就会冷却成为冷水,累积在身体中,造成很多病症。

水气内结,水是无法从小便排出的,只能从大便排,会看到病人不断的下利,并且有头重脚轻嗯情况,因体内里寒很盛,病人会腹痛,经常犯困无精打采,小便不顺畅,四肢疼痛沉重,脉象也是很细小。

真武汤就是用于身体下焦有冷水停积的处方,病人躺着不动都会头晕,排水同时去里寒。茯苓利水,将水从小便排;芍药不仅能止腹痛,更能加速血液流动,帮助下焦血归肝;白术的作用是祛湿,将湿收集起来交给茯苓排出;生姜散胃里面的水饮,能止恶心;炮附子壮肾阳去掉里寒。

真武汤原方比例是:茯苓三钱,芍药三钱,生姜三片,白术二钱,炮附子一枚(二到三钱),茯苓的用量一定要大于白术,五味药用八碗水煮至三碗,每天三次服用。

病人如果有咳嗽,此咳是寒咳,可加二到三钱的五味子止咳,一钱的细辛和一钱的干姜温里;若小便顺畅就不用茯苓;若下利非常严重,去掉芍药,加二钱干姜;病人有呕吐时去掉炮附子加重生姜用量,可用到五钱或更多。

除了体内有寒湿造成水停积,运动后 饮水过快或平时思虑严重,过思则伤脾影响运化,也会造成水停在中膈,病人走路或站起蹲下会头晕目眩。

去中隔积水用苓桂术甘汤,处方是茯苓四钱,桂枝三钱,二钱白术和二钱炙甘草,用六碗水煮三碗,有恶心时可加二钱的半夏。

很多人都会有水停在中膈,但平时水饮是潜藏的,只有在被吐被下之后,才会被引动,中膈因为有水,无法随呼吸同时上下,胃部会胀满,临床在治疗晕车或者感觉肌肉跳动都可以用苓桂术甘汤。

感冒后服用发汗药,正常应该是肠胃津液将病邪排出体外,再重新回到肠胃,平时身体虚弱肠胃不好的人,津液无法回头会停在皮表,此时喝水,水不能吸收(喝下去的水是在胃中由胃热气化,食物中的水在肠中被吸收),再怎么喝水也不止渴。若饮水过多,水会从大肠排而不是小便,造成小便不利。

水停留在皮表会造成水肿,治疗上半身水肿用发汗法,下半身水肿通过利尿治疗。可用五苓散将体表的水通过汗水和小便排出,五苓散由五味药组成,猪苓3:泽泻6:茯苓3:桂枝2:白术3。五味药打粉后用稀米粥服约二钱,每天服用三次,服用后可以喝点热水帮助排汗,流汗后病就去掉了。

猪苓、泽泻、茯苓都是利水的药,泽泻能利全身水,猪苓着重下焦水,而茯苓着重中焦水。泽泻味苦性寒,入肝经,能将皮表的水带回肠胃,茯苓将其带去下焦,猪苓将水排出体外,白术和茯苓都能健脾,加强身体运化水的功能,桂枝将去水祛湿的药力带到皮表。

五苓散的治症很广,糖尿病人虚胖水肿舌苔白厚,小孩吐奶或水肿,早上起来面部浮肿或晕车都是可以用的。治疗太阳表症时,发汗以后病人气喘因发汗后喝水太快,水停在中膈来不及消化,肺气不能下降。若发汗太过,肠胃津液受伤,影响到肠胃的功能,此时病人虽口渴,但喝水后会吐。这两种情况都是五苓散症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