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发痒,长疹,原因都是有湿停在皮下,通常发生在运动后汗出未透彻而受到外界冷空气之时,并且运动后受冷风除了汗还会有热淤积,时间久了就会生疥癣。在治疗时一定会用到麻黄,麻黄发表打开皮肤毛孔,将停积的湿排出。
当寒湿停在最最表面的皮下,病人会皮肤疼痛发痒,临床可治疗红疹荨麻疹等。麻黄加术汤用麻黄三钱,桂枝二钱,炙甘草一钱,白术四钱,杏仁四到五钱,先用九碗水煮麻黄到七碗,去掉浮沫后再煮其他药,煮成三碗,分三次服用,服用后以稍微出汗为佳。
因为是治疗皮表的病,可加入一些连翘、蝉蜕、金银花等药增强药效。
此外麻黄加术汤也能治疗湿很盛(舌苔白厚粘腻)的人得到麻黄汤症(无汗,身体疼痛,怕冷,头痛,脉浮紧)。
当湿停留的地方更深,进入肌肉,病人会皮肤干燥,身上长疣就要用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,麻杏薏甘汤症病人会肌肉关节疼,身体发热尤其黄昏时更严重,病因是流汗时吹到风或者长时间在寒冷的场所工作,与麻黄加术汤不同,麻杏薏甘汤病人皮肤并不会发痒。
麻杏薏甘汤比例是麻黄1:杏仁1:薏苡仁1:炙甘草2,有化脓薏苡仁可加重,薏苡仁可以通利大便,使湿下行,收敛表湿,治疗因皮表过湿引起的皮肤病(比如生疮化脓)。四味药打粉后做成大药丸,每次用一碗半水煮至一半,去掉药渣后服下,服药后需要避风。
麻杏薏甘汤还可以治疗头皮屑多,手皮脚皮厚以及遇到阴雨天关节疼痛。
第三个之间皮肤疥癣生疮的处方就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,此方原来是用于治疗病人被表寒束到,体内湿热没有地方宣泄,身体无汗发高烧且发黄的。平时疥癣痘痘内陷或皮肤湿粘且痒都可以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。
麻黄不仅解表还可以发阳,能将陷入身体内的疥癣痘痘升发到体表,便于排出;赤小豆祛湿去热,湿热去掉后就不会再化脓;连翘味苦辛性寒,有散结清火解毒消肿排脓作用,入肺清上焦热;生梓白皮味苦性寒,解热杀虫,治疥疮皮肤瘙痒,可用桑白皮替代。
处方用麻黄二钱,赤小豆一两,炙连翘二钱,杏仁二到三钱,红枣十二枚,桑白皮一两,生姜各炙甘草各用二钱。先煮麻黄,去掉浮沫,再煮其他药用九碗水煮到三碗,分三次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。过去煮这个汤要用雨水,沉淀后的雨水因其无根而且容易干,祛湿去热的效果很好,自来水有水气,利于湿,会使湿更盛。但如今因环境污染等问题,用自来水煮药就可以。
[霍乱]简单来说就是上吐下泻,霍乱二字在《汉书.严助传》中说夏天暑时呕泻,时霍乱之病。内经中对霍乱的定义是太阴厥气上逆。
实际上霍乱多发生在春分到秋分之间,特别是在南方,气候湿润遇见天气炎热,使人流汗太多,导致血中水不足,血太热而燥渴,在吃饭以后又多食冷饮,于是体内湿热无法外泄,宿食不容易消化,浊气上升引起上吐,清气下降引起下泻。
霍乱的病人发烧,头疼,身体疼痛,怕冷这些都是表症,上吐下泻为里症,表里俱病时应该先治里症再治表症,与病人有表症兼有便秘时先解表再攻下相反。
太阳表证病人若脉细微跳动缓慢且无力,这是四逆汤证,是因为心阳不足,导致体内冷水无法气化,造成体内血太寒。所谓四逆就是手冷一直冷到手肘,脚冷一直冷到膝盖,是体内阳气严重不足的表现。
四逆汤又称回阳汤,炙甘草与干姜比例是4:3,去掉皮和脐的生附子一枚(约三到五钱),身体体质强的炙甘草和干姜比例可用2:3(2:3后就成了通脉四逆汤),将生附子用纱布包起来,三味药小火煮,三碗水煮成一碗。
霍乱病人如果下利以后大便变硬,胃口也好了,代表病进入阳明,是可以自已恢复的。下利停止后病人怕冷脉象细微,然后又开始下利,代表里阴在外散,刚开始下利停止是因为肠胃中已经没有东西可以下,后续再下利这是身体阴液在离开身体,此时需要救阴,不然就会很危险。还是用四逆汤,在里面加入一两人参,止下利同时补充肠胃津液。
霍乱病人有头疼,发烧,身体疼痛,怕冷不严重并且有口渴时可用五苓散,五苓散能将身体表面停滞的寒水引回体内从小便排出,去旧水生新水,所以能止渴;若病人怕冷不口渴就要用理中丸或理中汤。
理中丸(汤)在去除身体内的寒(舌苔白,小便淡白,怕冷等)湿同时补充肠胃津液,是治疗肠胃寒湿的主方。不论是汤还是丸用药都一样,人参,白术,炙甘草,干姜等量使用。
制作理中丸时将四味药捣末,混合蜂蜜做成大丸,服用时将丸药研碎,用水略煮以后服用,白天服用三到四次,夜里服一次,服后如果没感觉肚子里面发热,可以增加丸数。
理中汤的药力是强于理中丸的,四味药各用三钱,用八碗水煮三碗,分三次服用。可以根据病人症状再做调整,若病人肚脐以上跳动严重,这是肾气上逆,去掉白术加入桂枝四钱,以桂枝将反逆的肾气降下;如果是在肚脐以下跳动,加入茯苓二钱;若病人吐的很严重,去掉白术加入三钱生姜,生姜散胃中寒水,帮助止呕吐;病人不仅呕吐严重,下利也很严重,就将白术加进来,用白术将大便的湿收敛从小便排出;病人有口渴想喝水,加重白术用量,可用到四钱半;下利时间久了肠胃中津液不足会引起腹痛,此时加重人参用到四钱半;病人里寒程度可以从舌苔颜色,小便颜色以及怕冷情况判断,如果寒症严重,加重干姜到四钱半。
服用理中汤后喝一点热粥帮助排体内寒湿,流一点汗就好,在这期间盖好被子别受风寒。
服理中汤(丸)后病人上吐下泻的症状没了,但还有身体疼痛的表症,此时用桂枝汤解表调和阴阳。
病人在上吐下泻期间发热怕冷,不断流汗,四肢抽筋,脉象几乎摸不到,这是里阳不守上浮的征兆,也是使用四逆汤。发热是因为体内津液丧失过多,肺金不能制衡心火,心火上升引起,此时虽然看起来病人在流汗,实际是里真寒外假热,当心火上冲无法下降到小肠,小肠热度不能到达下肢,心的热度不能到达上肢,四肢变冷后内部津液就不动,会引起抽筋。
霍乱到后面吐无可吐,下无可下后,病人一定会虚汗不止,因里阴已经非常虚,无法固收里阳,里阳外走就会不断虚汗,是阴阳将要分隔的症状。这时病人身体已经很虚弱,药力无法吸收,此时在通脉四逆汤(炙甘草二钱,干姜三钱,生附子一枚)加入一钱猪胆汁(可用羊胆汁替代),用胆汁帮助肠胃蠕动吸收药力。
霍乱的上吐下泻的里症治好后,表症也已经解掉,此时病人会有些饭后消化不良的现象,这是正常的,因为肠胃还很虚弱,没有恢复,恢复中吃要忌生冷油腻,等完全恢复了才能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