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会装模作样,终于通知陈诲顺利入选学生会文艺部。
长实是全面禁止手机的优秀学校。在长实,手机是要上缴的。等周末放学回家的时候再统一发放手机。
陈诲拿到手机开机的那一刻,就看到好友申请通知——abcdefg……
有一些是学生会文艺部的人,还有一些是班级的新同学。
等等。
等等?
班级的新同学?!
大家不是交手机了吗?
陈诲:“……6”
陈诲一个个点击通过,又被新同学拉进了班群,刚点进群里聊了没两句,新的入群通知又弹了出来。
学生会的大群、文艺部的小群、还有新一届学生会的岗前培训群。
陈诲依次点击通过。
进了学生会的大群,扒拉到学生会的主席——谢轩,点击加好友,然后被通过。
陈诲先道谢,再转钱,然后熄屏。这一套感谢流程算是走完了。
陈诲把手机揣进自已兜里,顺便摸出公交卡刷钱,坐着电动小公交晃晃悠悠的回了自已的家。
城中村。
平时陈诲在家,妈妈蹬三轮车在外面收废品,陈诲坐在家里做邻居的生意。陈诲一去上学了,妈妈就待在家里。
陈诲回来的时候,她难得没有坐在一楼。地上还堆着一些收回来没来得及分类的废品。
上楼看了一眼,妈妈在房里午睡,小风扇咿呀咿呀地转。
陈诲点了个蚊香,又走到自已房间放下书包下楼,把废品分类,又简单打扫卫生,顺便去厨房做了顿饭。
妈妈下楼的时候,陈诲刚好摆饭摆筷上桌,看见妈妈下来,她笑着调侃,“几点了李女士?”
“快八点了?”妈妈揉了揉脑袋,慢吞吞地走下楼,“中午没睡午觉,下午头特别晕,忍不住眯了一会儿,一睁眼就八点了。”
妈妈走上前看了一眼晚饭:素蒸水蛋、炒空心菜。
“唉,看你做的菜真没食欲。”妈妈拉开凳子坐下来。
“这下就有食欲了。”陈诲从厨房走出来,拿着一个汤匙,里面装满香油。她往水蛋上面一撒,水蛋立刻香上一个台阶。
“没食欲也要忍一下了,你女儿炒菜就这个水平。”
妈妈很捧场,“有食欲了,看着我都想多吃两碗饭。”
“常青没来,否则咱们能多炒一个菜。”陈诲随意开口。
“他忙着呢,现在成老板了,还上起课来了。读书时候没好好听,现在悬梁刺股了 。”
“那他肯定赚了很多钱了。”
“他好像还真没赚很多钱。听他说,赚来的钱全都用了,他自已都剩了个干干净净。”
“他怎么赚多少用多少的,赚不到钱那还当什么老板?”
“不是赚不到,是他有自已的考量。现在车厂刚开没多久,还债、请客吃饭、搭人脉、犒劳员工都需要钱。听他说他接了一个政府的大单子,好像是什么校车维修吧,这个单子能给他这个厂子接到,就是因为他不赚钱。”
陈诲点点头,“哦。”
温情的时间总是很快的,转眼又要回学校了。
陈诲坐在公交车上百般无聊地刷着手机,文艺部的小群正在一顿猛聊,陈诲看了眼聊天记录准备潜水,就看到一条劲爆消息——每年高一新生都要进行诗朗诵比赛。
眼看他们聊的越来越不对劲,陈诲忍不住在群里问了一句:我们学校的文艺活动很多吗?
群里某人:巨多,我们的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:)
群里某某人:我们文艺部的活也多【咖啡】
群里某某某人:地球不爆炸,长实不放假。为了学生不爆炸,文艺活动要爆炸【玫瑰】【比心】
陈诲:“……”
贵族学校就是不一样。
陈诲按灭手机。
她是发现这学校的特点了,没把人骗来之前来之前捡着优点一顿乱夸,缺点全都闭口不谈。
现在想想,陈诲都觉得之前给他打电话的招生办主任,还有那个骗她进文艺部的学姐,离开这个学校都能打包进售楼部卖房了。
心里骂归骂,但是诗朗诵比赛还是要准备。陈诲仔细看了看,高一的文艺部一共招了十一个人,要动员出二十个节目以上。
部长一碗水端平,给每个人都指派了两个名额。
此外还张贴告示在高一楼,呼吁同学们踊跃报名。
陈诲下了车,先去宿舍放下行李,又回到课室上重点班的补习课,上完课吃过饭,快要晚自习了,陈诲才在班里通知的这件事。
“情况就是这样,有个诗朗诵比赛,是学校领导特意为我们高一新生办的。听说有不少领导和校董都会来看新高一的精神风貌。”陈诲记得群里好像是这么说的。
“学校不是有个口号吗?叫一年见成效,三年大变样,五年创辉煌。我们就是大变样的一届,校领导尤其重视。”
陈诲看了一眼台下集体冷淡脸,“这个诗朗诵比赛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是我们来到这所新学校第一次露脸的机会。哪怕我是学生会文艺部的自已人,我也只能拿到两个名额,想多拿也没有。”
“有意向的就早点报名啊,过了这村就没这店……”
“我报!”
陈诲话都没说完,就看见一个女生举起手。
“看来这个诗朗诵比赛还真是很火爆啊!现在我手下就只剩一个名额了。这位同学,你叫什么名字?!”
“杨珊姹是吧,还有没有人要报?”
“薇薇要报,ok。”还有一个钱薇薇。
搞定。
陈诲无声松了一口气。
比想象中的顺利。
“铃铃铃铃铃铃铃——铃——”
晚自习第一节课下课,陈诲溜去高二楼,找文艺部部长汇报名单。
“哟可以啊,小陈诲。Very good!”文艺部部长正在吃蛋糕。
“部长,你吃的满脸都是奶油。”陈诲好心出声提醒。
“啊,在哪在哪?”部长扬起脸,“学妹帮我擦一下。”
陈诲抽了张部长的纸巾,仔细的帮她擦了擦。“你们班有同学生日吗?”
“对,有个男生今天在学校过17岁生日,特意请全班人吃蛋糕。”文艺部部长特别喜欢陈诲,这桃花眼是她是越看越爱,“你想不想吃蛋糕?过生日的学哥是我好友,学姐偷一块蛋糕出来给你。”
陈诲觉得好笑,“不用了学姐,你留着自已吃,趁还没上课多吃一块。”
“但是我有点好奇,为什么过生日不在家里过呢?”
“初来长实不知愁啊,”文艺部部长仰天长叹,“来了高二你就知道什么是双休了。”
“这么好?”
没想到长实只是对新生狠毒,对老生还是友好的。
文艺部部长:“我们这里把一个月休两天叫做双休。”
陈诲:“……学姐,你多吃一块蛋糕,让你的生活多点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