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莲英颤抖着双手呈上的奏折,详细描述了山东新式学堂发生的骚乱。
几个受人唆使的生员,散布谣言惑众,声称新式学堂败坏圣贤之道,蛊惑人心。
他们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冲击学堂,砸毁书籍桌椅,甚至殴打新式学堂的教习。
载淳看完奏折,脸色铁青。
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。
新式学堂的试点来之不易,如今却遭到如此破坏,怎能不让他心痛!
他猛地将奏折掷于案上,“砰”的一声,吓得李莲英浑身一颤。
“查!彻查此事!”载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“朕倒要看看,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!”
不出几日,调查结果便呈到了御案之上。
正如载淳所料,此事果然是守旧派在背后操纵。
纪昀、徐御史等人,借着“维护圣道”的幌子,暗中鼓动生员闹事,意图阻挠新政推行。
朝堂之上,纪昀等人再次发难,言辞凿凿地指责新式教育祸国殃民。
一时间,朝堂气氛剑拔弩张,不少原本支持改革的大臣也开始动摇。
“皇上,”纪昀手持笏板,义正言辞地说道,“新学扰乱人心,败坏纲常,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啊!”
载淳冷冷地看着纪昀,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。
他早已料到守旧派会借题发挥,也早已做好了准备。
“纪大人所言,朕不敢苟同。”载淳语气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他从容不迫地拿出一份厚厚的报告,正是山东新式学堂试点以来的成果总结。
“诸位爱卿请看,”载淳将报告递给身边的太监,命其传阅,“新式学堂的学生,不仅在算学、格物等方面进步显著,在经史子集的学习上也丝毫不逊于旧式学堂的学生。更有甚者,他们还能运用新学知识,解决实际问题,造福百姓。”
报告中详细的数据和案例,让那些动摇的大臣们重新认识到新式教育的优势。
就连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,也开始对新政表示支持。
纪昀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他没想到载淳竟然早有准备。
眼看阴谋败露,纪昀只得悻悻然退下。
然而,他并没有就此罢休,而是阴沉着脸,低声对身边的徐御史说道:“……明日……”
纪昀阴沉着脸,回到府中便开始踱步。
他没想到载淳竟然如此难缠,早有准备,让他无计可施。
但他不甘心就此失败,新政推行,动摇的是他们这些传统士大夫的根基,他必须想办法阻止!
“徐大人,”纪昀猛地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“明日早朝,你我联名上奏,请求皇上对山东试点进行严格审查!”徐御史略一迟疑,“可…若是查不出问题……”纪昀冷笑一声,“查不出问题?哼,我就不信,这新式学堂真就天衣无缝!就算查不出问题,也能借此拖延时间,迟滞新政推行!”
第二日早朝,纪昀和徐御史果然联名上奏,要求对山东试点进行严格审查。
载淳听后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。
“准奏!”载淳的声音掷地有声,让纪昀和徐御史心中一惊。
他们没想到载淳答应得如此爽快,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。
载淳此举并非冲动,他早已预料到守旧派会狗急跳墙,他也正好借此机会,让更多人看到新式教育的成果,彻底打消他们的顾虑。
三日后,载淳亲率一众大臣前往山东,纪昀和徐御史自然也在其中。
他们一路明察暗访,试图找出新式学堂的漏洞。
然而,无论是国子监还是民间私塾,新教育下的学生们都表现出色。
他们不仅熟读经史,还能运用算学、格物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。
纪昀等人处处碰壁,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在济南府的一所新式学堂里,载淳亲自考校学生。
他指着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,问一名学生:“你可知这地图上,除了我大清之外,还有哪些国家?”那学生毫不怯场,指着地图侃侃而谈,从欧洲列强到美洲新大陆,如数家珍,听得纪昀等人目瞪口呆。
眼看着审查即将结束,纪昀等人却一无所获,他们心中焦急万分。
就在这时,纪昀的目光落在了学堂角落里的一堆废弃书籍上……
他快步走过去,拿起一本翻看,脸上露出了一丝阴险的笑容。
“皇上,”纪昀高声说道,“臣有发现!”
载淳微微皱眉,看向纪昀手中的书籍。“纪爱卿有何发现?”
纪昀将手中的书籍高举过头顶,“皇上请看,这新式学堂竟然藏有……禁书!”
“禁书?”载淳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他接过书籍仔细翻看,脸色渐渐阴沉下来。
“这……”
李莲英悄悄走到载淳身边,低声说道:“皇上,今晚,皇后娘娘在寝宫等您……”载淳手中的书,正是先前被他下令收回的《海国图志》。
这书并非禁书,只是内容敏感,他担心朝中顽固势力借题发挥,这才下令暂缓流通,却不想竟成了纪昀攻击新政的利器。
他心中冷笑,纪昀这老狐狸,还真是处心积虑。
回到寝宫,缪婉清已备好清茶点心。
见载淳一脸疲惫,她心疼地为他拭去额角汗珠,柔声道:“皇上今日辛苦了,臣妾瞧着,您应对那些老顽固,真是游刃有余。”载淳握住她的手,轻叹一声:“婉清,你有所不知,这纪昀老奸巨猾,朕虽早有准备,却还是被他钻了空子。这《海国图志》……”
“皇上不必忧心,”缪婉清打断他的话,“臣妾听闻,此次山东之行,不少大臣都对新学赞赏有加,这不正说明新政深入人心吗?纪昀之流,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。” 载淳点点头,缪婉清的话让他心中稍安。
他决定趁热打铁,邀请更多大臣前往山东参观,让他们亲眼见证新教育的成果。
不出所料,这次参观彻底扭转了许多大臣的态度。
他们亲眼看到新式学堂的学生们,不仅熟读经史,还能运用算学、格物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心中对新学的抵触逐渐消散,转而积极支持新政在更大范围内推行。
载淳心中欣慰,改革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。
然而,他深知,守旧派不会就此罢休。
纪昀回到府中,脸色阴沉得可怕。
他将手中的茶杯狠狠摔在地上,碎片四溅。
“可恶!竟然让载淳这小子又逃过一劫!”
徐御史小心翼翼地劝道:“大人息怒,如今新政已得人心,我们再强加阻挠,恐怕……”
纪昀冷哼一声,“徐大人,你太天真了!新政触及的是我等根本利益,岂能容他如此轻易得逞?就算得人心又如何?这天下,可不是只有人心……”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,“去,联络礼部尚书吴大人,就说我有要事相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