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昀阴冷的目光在昏暗的书房中闪烁,如同蛰伏的毒蛇。
“徐大人,你太天真了!新政触及的是我等根本利益,岂能容他如此轻易得逞?就算得人心又如何?这天下,可不是只有人心……”他顿了顿,嘴角勾起一抹阴险的弧度,“舆论……有时候比圣旨还有用。”
几天后,京师街头突然出现一群群抗议的民众,他们高举着“祖宗之法不可变”、“新学祸国殃民”的牌子,情绪激愤,声势浩大。
谣言如同野火般蔓延,说新学堂不教四书五经,只教些奇技淫巧,会让孩子们忘记圣贤教诲,数典忘祖。
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朝野震动。
载淳正在批阅奏折,听到外面的喧闹声,眉头紧锁。
婉贵妃端着茶盏进来,担忧地说:“皇上,外面……”载淳摆摆手,示意她不必多言,眼中闪过一丝冷峻的光芒。
“朕倒要看看,是谁在背后兴风作浪!”
他不顾众臣劝阻,毅然决然地走出皇宫,来到抗议的民众面前。
人群顿时骚动起来,叫喊声更加响亮。
载淳不怒自威,高声说道:“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,但朕可以向你们保证,新学堂并非要取代传统的教育,而是要让孩子们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,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!”他顿了顿,语气更加坚定,“朕今日来,就是要听听你们的心声,看看你们究竟在担忧什么!”
载淳的真诚和威严,渐渐平息了民众的愤怒。
他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,承诺会解决他们的担忧。
一些人开始动摇,渐渐散去。
看到这一幕,躲在人群中的徐御史脸色煞白,连忙向纪昀汇报。
纪昀听到消息,狠狠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,“废物!一群乌合之众,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!”他阴沉着脸,来回踱步,突然停下来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“罢课……对,罢课!” 他猛地看向徐御史,“去,立刻去国子监……”
纪昀的命令迅速传达了下去。
第二天,国子监一片寂静,往日朗朗的读书声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老学究们一个个闭门不出,以示抗议。
消息传到宫中,载淳只是冷笑一声:“罢课?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朕吗?”
他立刻下令,从民间选拔优秀的教育者,不论出身,只要有真才实学,都可以进入新学堂任教。
同时,他还鼓励支持变革的学生们自已组织学习,互相帮助,共同进步。
这道旨意一出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,激起千层浪。
民间藏龙卧虎,许多有识之士早就对腐朽的教育制度不满,如今有了皇上的支持,他们纷纷走出家门,踊跃报名。
一时间,新学堂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,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,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也空前高涨。
看到这一幕,纪昀气得脸色铁青,他没想到载淳竟然如此果断,完全不按常理出牌。
国子监的老学究们也开始慌了,他们原本以为罢课可以逼迫皇上妥协,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已的脚。
现在新学堂办得红红火火,而国子监却门可罗雀,他们这些老学究的地位岌岌可危。
“纪大人,现在怎么办?皇上根本不吃我们这一套!”徐御史焦急地问道。
纪昀阴沉着脸,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:“别急,我还有后手……” 他走到窗前,看着皇宫的方向,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,“皇上,我们走着瞧!”
是夜,载淳疲惫地回到寝宫。
“皇上,您回来了。” 婉贵妃温柔的声音在耳畔响起。
婉贵妃服侍载淳沐浴更衣。
温热的水汽氤氲,轻柔地抚过载淳紧绷的面颊,为他卸去一身疲惫。
婉贵妃纤细的手指轻轻划过他的眉宇,眼神中满是爱慕与钦佩。
“皇上,您就像一棵参天大树,无论风雨都能屹立不倒。”
载淳握住她的手,感受到她掌心的温软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“婉儿,有你相伴,朕便无所畏惧。”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“朕定要将这腐朽的教育制度彻底革新,给天下学子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!”
翌日早朝,载淳召集众臣商议,决定将新式教育推广到京城周边几个地区进行试点。
支持变革的大臣们精神振奋,纷纷表示拥护。
而守旧派则一个个脸色铁青,却不敢公然反对,只能在暗中咬牙切齿。
消息传出,民间一片欢腾,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涌向试点地区,希望能为新式教育贡献一份力量。
变革的浪潮如同春风般吹遍大地,势不可挡。
纪昀得知消息后,气得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。
“该死!这小子竟然如此大胆!”他来回踱步,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,“不能再等了,必须尽快行动!”
徐御史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纪大人,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办法?”纪昀冷笑一声,走到窗前,看着皇宫的方向,眼中透出一股狠厉,“皇上,你以为这样就能赢了吗?好戏……才刚刚开始!”
是夜,月黑风高。
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纪昀的书房。
“事情都办妥了吗?”纪昀低声问道。
黑影点点头,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纪昀。
“这是……”纪昀打开信,看到上面的内容,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。
“很好,就按计划行事!”他将信纸揉成一团,扔进烛火中,看着它化为灰烬,“皇上,这一次,朕要让你身败名裂!”
纪昀走到书桌前,提笔蘸墨,在纸上写下几个字:伪造圣旨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