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送设备的船只失踪了!
这消息如同惊雷,炸响在同治帝的耳畔。
他强压下心中的焦虑,厉声问道:“怎么回事?详细说来!”
侍卫战战兢兢地禀报:“回皇上,运送设备的船只在海上遭遇风暴,偏离了航线,至今下落不明……”
风暴?
同治帝眉头紧锁。
他虽不懂航海,但也知道海上风暴的凶险。
那些远渡重洋而来的精密设备,能否经受住风暴的摧残?
更让他担忧的是,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。
直觉告诉他,此事恐怕并非天灾那么简单。
他立刻召见了李鸿章,将此事告知于他。
李鸿章听后也是大惊失色,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这些设备对他而言,不仅仅是洋务运动的关键,更是他政治生涯的命脉。
“微臣这就派人去查!”李鸿章立刻领命而去。
数日后,调查结果送到了同治帝手中。
报告显示,那场风暴虽然猛烈,但并非罕见,而且船只失踪的海域相对平静,并非风暴中心。
更重要的是,船上配备了经验丰富的船员和先进的导航设备,按理说不应该如此轻易地迷失方向。
疑点重重!同治帝的直觉越来越强烈,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暗中操纵。
他再次召见了李鸿章,并将调查结果告知于他。
李鸿章看完报告,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。
“皇上,微臣以为,此事恐怕与洋人有关。”李鸿章沉声道。
同治帝点了点头,他也想到了这一点。
赫德,那个看似精明能干的海关总税务司,一直以来都对大清的洋务运动抱有复杂的態度。
他表面上支持,暗地里却不断地从中牟利,甚至可能在暗中阻挠。
“赫德……”同治帝低声念着这个名字,眼中闪过一丝寒芒。
就在这时,一名侍卫匆匆来报:“皇上,李大人求见!”
“宣!”
李鸿章快步走入御书房,神色凝重地禀报:“皇上,微臣刚刚收到消息,赫德今日一早就离开了京城,不知去向……”
同治帝闻听赫德不辞而别,心中更加笃定此事与他脱不了干系。
他当机立断,下令李鸿章立刻寻找附近可靠的船只,组织搜救队伍,并联系熟悉海域的经验丰富的渔民领航。
他要争分夺秒,将损失降到最低。
同时,同治帝深知仅凭一国之力搜寻茫茫大海无异于大海捞针,他立刻启动外交手段,向赫德所属国家施压。
一份措辞强硬的照会送达了该国公使馆,明确指出赫德的失踪与设备丢失事件存在关联,要求对方配合调查,并严正警告:若查明赫德从中作梗,大清必将追究到底。
赫德所属国家不愿因此事与大清交恶,立刻向赫德发出了警告。
收到警告的赫德,犹如被一盆冷水浇头,不敢再轻举妄动,只得暗中祈祷那艘船只永远不要被找到。
数日后,在搜救队伍和渔民的共同努力下,奇迹发生了!
失踪的船只在一片偏僻的海域被发现。
虽然历经风暴,船身受损,但万幸的是,船上的设备保存完好。
同治帝得到消息后,龙颜大悦,立刻下令将船只护送至最近的通商口岸。
然而,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。
就在设备即将靠岸之际,一群百姓突然聚集在码头,高举着“拒绝洋货,保卫国粹”的旗帜,大声喧哗,阻止设备上岸。
这些人看似是自发聚集,但言语间却透露出惊人的一致性,显然是有人在背后煽动。
同治帝得知此事后,心中涌起一股怒火。
他意识到,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民粹运动,更是守旧势力对洋务运动的又一次反扑。
他们害怕变革,害怕失去既得利益,因此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国家的进步。
“摆驾!朕要亲临码头!”同治帝猛地站起身,语气冰冷,一股帝王的威严弥漫开来……
同治帝抵达码头,喧嚣声浪几乎要掀翻他的龙辇。
他走下龙辇,目光如炬,扫视眼前黑压压的人群。
人群中,几个衣着光鲜的男子,正声嘶力竭地煽动着百姓的情绪。
同治帝一眼便认出,其中一人正是先前被他革职的礼部侍郎陈廷经。
“皇上!这些洋玩意儿,只会败坏我大清的纲常伦理,祸国殃民啊!”陈廷经声泪俱下,痛心疾首。
同治帝冷笑一声,朗声道:“朕今日来,就是要告诉你们,何为真正的祸国殃民!”他的声音洪亮,穿透了人群的喧嚣,直达每个人的耳中。
“尔等可知,我大清如今积贫积弱,屡受外敌欺辱,为何?就是因为我们故步自封,闭关锁国!这些‘洋玩意儿’,正是我们强国御敌的关键!”
他指着远处一艘刚刚下水的蒸汽轮船,说道:“此船乃是我大清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蒸汽轮船,它比我们的帆船更快,更强!有了它,我们的海军就能更好地保卫我们的海疆!”
他又指着码头上堆放的一些新式武器,说道:“这些新式武器,比我们以前的武器更先进,更强大!有了它们,我们的军队就能更好地抵御外敌入侵!”
百姓们开始窃窃私语,有人已经被同治帝的话语打动。
陈廷经见状,连忙高喊道:“皇上!您被这些洋人蒙蔽了!他们是想用这些东西来腐蚀我们大清的根基啊!”
同治帝怒喝道:“住口!朕心如明镜,岂容你在此妖言惑众!”他转向百姓,继续说道:“朕知道,你们之中有些人害怕改变,害怕失去原有的生活。但朕可以向你们保证,洋务运动是为了让我们大清更加强大,是为了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!”
他拿出了几本印制精美的书籍,展示给百姓看。
“这些书籍,是朕下令翻译的西方科学著作,它们将帮助我们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,提升我们的科技水平!”
百姓们看着那些书籍,眼中充满了好奇。
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书籍,也从未听说过西方科学。
同治帝的耐心解释,加上实实在在的成果展示,逐渐消除了百姓心中的疑虑。
陈廷经见大势已去,脸色惨白,他知道自已这次彻底失败了。
他狠狠地瞪了同治帝一眼,转身消失在人群中。
设备终于安全上岸,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搬运到仓库。
李鸿章走到同治帝身边,擦了擦额头的汗,说道:“皇上,总算是有惊无险……”
同治帝点了点头,目光却落在远处的海平面上,意味深长地说道:“李中堂,这批设备只是开始,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……”他顿了顿,又道,“择日回宫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