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版 简体版
43看书 > 历史 > 挽清:同治盛世 > 第129章 朝堂又乱,智破困局

金銮殿上,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。

载淳稳稳地坐在龙椅上,眼神如深潭般平静,没有一丝波澜。

他缓缓抬起手,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龙袍,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从容不迫。

从养心殿到金銮殿,短短一段路,无数道目光落在他的身上,揣测着、议论着,却无人敢上前一步。

早朝开始,刑部尚书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,他撩起官袍,猛地跪倒在地,声音洪亮,带着明显的控诉:“皇上,新法扰乱纲常,祸国殃民,老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!”他身后的几位官员也随之跪下,口中附和着“臣等附议”。

刑部尚书痛陈新法之弊,说新法让百姓目无尊长,扰乱了社会秩序,更是让朝廷的威严扫地。

他唾沫横飞,慷慨激昂,仿佛新法是什么洪水猛兽,即将吞噬整个大清王朝。

朝堂上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,一些年轻的官员额头上渗出了汗珠,他们偷偷地望向载淳,期盼着他能说些什么。

载淳只是静静地听着,脸上没有丝毫表情,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。

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,一下一下,沉稳而有力,这细微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,更增添了紧张的气氛。

刑部尚书越说越激动,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折,高举过头顶:“皇上,这是臣收集的各地反对新法的民情,请皇上明鉴!”

载淳的目光终于落在了那份奏折上,他微微眯起眼睛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。

他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有力:“刑部尚书辛苦了。” 他的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官员,最后停留在一个身影上,“林大人,您怎么看?”

林法学家闻言,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。

他身着一袭素雅的官袍,身姿挺拔,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

他走到殿前,向载淳恭敬地行了一礼,然后缓缓展开手中的卷轴。

他的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,在大殿中回荡:“皇上,各位同僚,新法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借鉴了西方列国以及历朝历代的成功经验。”

他侃侃而谈,如数家珍般列举着欧洲各国司法改革的案例,从英国的《大宪章》到法国的《人权宣言》,他将这些案例与大清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,深入浅出地阐述着新法推行的必要性。

他指出,新法并非要颠覆纲常,而是要让法律更加公正,更加贴近民生。

他的言语逻辑严密,引经据典,仿佛将整个世界装进了他的脑海,又将其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。

刑部尚书以及他身后的守旧官员们,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愤怒逐渐变成了惊愕。

他们从未想到,一个看似文弱的法学家,竟然能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和如此强大的辩论能力。

他们的脸色苍白,嘴唇微微颤抖,仿佛被人当头棒喝,那些事先准备好的说辞,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。

而那些年轻的官员们,眼神中则充满了敬佩,他们被林法学家的博学和胆识深深折服,甚至有些人开始低声交流,议论着新法的可行性。

与此同时,后宫中,富察氏正跪在佛像前,双手合十,虔诚地祈祷着。

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,充满了对载淳的信任。

一旁伺候的宫女太监们,看着皇后虔诚的模样,心中对皇后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。

林法学家的陈述仍在继续,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,深深地扎进了守旧势力的心中。

“法者,国之利器,善用则国兴,不善用则国衰。”他掷地有声地说。

载淳看着林法学家,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。

他知道,反击的时刻,到了。

“刑部尚书,” 载淳缓缓开口,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,“你还有什么话要说?”

刑部尚书猛地抬起头,

刑部尚书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,他咬了咬牙,强压下心中的怒火,梗着脖子说道:“皇上,祖宗之法不可废!新法虽好,却未必适合我大清国情!祖宗基业,岂容儿戏!”他的声音有些颤抖,却依然带着一丝不屈。

殿内气氛更加凝重,仿佛一根紧绷的弦,随时都可能断裂。

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,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。

一些胆小的官员甚至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几步,生怕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。

载淳的目光深邃而平静,他静静地看着刑部尚书,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。

他的手指依旧有节奏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,一下一下,仿佛敲击在众人的心头。

他的神情没有丝毫变化,却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。

他微微侧头,目光落在林法学家身上。

林法学家会意,微微点了点头,手中紧紧攥着卷轴,指节都有些发白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准备再次反驳。

“祖宗之法?”载淳的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,带着一丝嘲讽,“祖宗之法难道就是让百姓愚昧无知,任人宰割吗?祖宗之法难道就是让官员贪污腐败,鱼肉百姓吗?朕要的是一个强盛的大清,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大清!而不是一个腐朽不堪、任人欺凌的大清!”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亢,最后几乎是吼出来的。

刑部尚书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震慑住了,他们一个个低下了头,不敢直视载淳的目光。

他们的脸色苍白,汗如雨下,仿佛被剥光了衣服,暴露在众人面前。

他们原本以为,凭借着祖宗之法的名义,就能逼迫载淳收回成命。

却没想到,载淳竟然如此强硬,如此坚定。

他们这才意识到,他们面对的,不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傀儡皇帝,而是一个真正拥有雄才大略的帝王。

周围的官员们,则一个个都露出了敬佩的神情。

他们被载淳的霸气和决心所感染,也对新法充满了希望。

他们知道,大清的未来,就在这位年轻的皇帝手中。

“朕意已决,新法势在必行!”载淳的声音再次响起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谁敢阻拦,就是与朕为敌!”

刑部尚书抬起头,嘴唇动了动,似乎还想说些什么,却又不敢开口。

他的他知道,他已经输了,输得彻彻底底。

“林大人,”载淳的目光再次转向林法学家,“将新法的内容,再次宣读一遍,让这些人好好听听!”

林法学家向前一步,展开手中的卷轴……

林法学家清了清嗓子,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,清晰地宣读着新司法制度的条文。

起初,朝堂上还有些窃窃私语,一些官员交头接耳,神色各异。

但随着林法学家抑扬顿挫的宣读,殿内逐渐安静下来,官员们不自觉地被条文的内容所吸引。

那些原本对新法持怀疑态度的官员,此刻也开始认真倾听,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,有的甚至不自觉地点了点头,仿佛被新法的公正和严谨所折服。

刑部尚书一派的官员,脸色则越来越难看。

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凭借祖宗之法的名义,阻止新法的推行,却没想到载淳如此强硬,而林法学家对新法的解读又是如此的透彻,让他们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。

他们就像斗败的公鸡,垂头丧气,

当林法学家宣读完毕,朝堂上鸦雀无声。

载淳环视四周,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。

他知道,这场朝堂之争,他已经赢了。

新司法制度,终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,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。

载淳的目光落在富察氏常待的方向,仿佛能透过重重宫墙,看到她欣慰的笑容。

他知道,她一直在为他祈祷,为他担忧。

而现在,他终于可以让她安心了。

然而,就在这胜利的喜悦即将蔓延开来之际,一个内侍匆匆走入大殿,在载淳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。

载淳的笑容瞬间凝固,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控制着自已的情绪,但握紧的拳头,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。

与此同时,后宫中,富察氏正沉浸在喜悦之中,她为载淳的胜利感到由衷的高兴。

然而,当她看到一个宫女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时,她的笑容也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担忧。

她预感到,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。

“皇后娘娘……”宫女的声音颤抖着,“皇上…皇上他……”

载淳猛地站起身,语气冰冷:“传朕旨意……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