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清和一群孩子们搂满了东西,大包袱小包袱,两只手都满了。
随宴也没轻松到哪里去,她边走边打量着四周,怕生变故,可是观察许久,任何异样都没发现。
她松了口气,回头对孩子们道:“今年不求热闹,只求安稳渡过,明白吗?丹枫堂无人照顾你们,留一部分同我住,再去一些进小海的宅子,务必要大家都在一起。”
孩子们立马点了头,到底是见惯了世故,没一个多嘴问的。
随宴愁着眉眼,随清自然也清楚将要发生什么,但还是不愿见大姐如此模样,赶紧凑了上去,“大姐,我手疼。”
“嗯?”随宴看了他一眼,无语至极,“我提的都比你多,这还嫌重?”
“这可不一样。”随清苦着一张脸,“大姐提的是衣裳,我提的是米啊……”
随宴轻轻笑了一声,准备腾出一只手来替他分担,不过还没换好手,就听见身后孩子们嚷了起来,“子堂哥哥!是子堂哥哥!”
被勒令只能呆在家的随文礼和随子堂一起出来了,不过不是溜去赌坊,而是来帮忙的。
随子堂长高了一些,都快赶上随宴了,他轻松地拎走了随宴怀里的东西,下巴一抬,“大姐,尽管使唤我就是,何必自讨苦吃。”
随宴在他身上掐了一把,“再说?”
随子堂立马闭嘴了。
他离家将近一整年,前阵子才从学宫回来,随宴是看不出他有何长进,但随子堂把自己夸得天上有地上无,她也只好点头附和。
她怀里空了,见随文礼去提走了随清手里的东西,抬眼看了随文礼一眼。
后者像是没察觉她的眼神似的,神情自若,不动如山。随宴只好挪开了眼,这么长时间了,她除了知道随文礼一直在赌,其余的一无所知。
一行人浩浩荡荡回了家,随宴拉了会做饭的进庖屋帮手,好一番辛苦,可算将众人的肚子都填上了。
夜里下了雪,随宴本打算让随清去将一些孩子送去随府,但是想了想,还是自己拿了大氅,带着几个孩子们出了老宅。
街面热闹非凡,孩子们在家门口堆雪人,大人们在屋内暖和说笑。
随宴弯了弯唇,又收回目光,嘱咐道:“靠里走,注意脚下。”
孩子们都裹得包子一般,个个都乖乖点头,跟着随宴安静地走了。
等到了随府,随宴把人都交给了管家的,叮嘱了一番,便打算折身回去了。
管家的叫住她,“姑娘可要住一晚再走?这路上越发安静了,怕是……”
随宴狐疑地看着他,“怕是如何?”
管家的摇了摇头,不继续说了,“罢了,姑娘多当心,若是你出了事,当家的可要怪罪我了。”
“嗯,我自会小心的。”随宴望了眼院子里,因着多了几个孩子,比随海和随河在时,还要热闹许多。
她放下了心,裹紧了身上的大氅,往回路走去。
这一回,屋内说笑的大人们都出来了,将自家的孩子抱进屋里去,紧紧地掩上了门,像是怕发生些什么似的。
不怪百姓们多心,战场境况如何,信息都已传了过来。
江南多了只讨伐逆帝的万人军队,那军队大张旗鼓朝着都京去了,百姓们也都清楚。
随宴闭了闭眼,风雪吹着她,她心里是明白的,有些苦难,终究是要结束。
她心里涌起些欢喜来。
想到随师要回了,她又欢喜了一些。
地面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白雪,脚一踩上去,顷刻间便脏了,化了。
随宴不疾不徐地走着,陡然间听见了一阵马蹄声,她先是一惊,可接着便是心里一动,猛地回过了头。
有人驰马而来,帽下的眼深深望向了她。
作者有话说:
我肥来啦。
第 73 章
“随宴!”
一人一马在随宴身旁两步开外的地方湛湛停下,许久没听到的一声呼唤听得随宴心都颤了几颤。
随师一把摘下了帷帽拿在手中,在月光的照耀和灯笼的照映之下,随宴惊奇地发现,随师笑得嘴都快咧到眼角去了。
她还是第一回看见,随师开心成这样。
“手给我。”随师微微弯下身,朝她伸出手,看人在发懵,又催促了一声,“快点啊。”
“哦,哦……”
随宴感觉随师变了不少,可是来不及思索,手刚递出去,就被人紧紧抓住,接着使劲一扯,她人便已经到了马上。
随师微微回头,“随宴,坐好了。”
随宴低头看着长开了不少的丫头,轻轻笑了一下,终于缓了过来,道:“嗯,我还能摔了不成?”
随师不置可否,用力夹了夹马背,马儿驮着两个人跑了起来,很快便到了随家老宅的门口。
当真是一年未归了。
随师从马上跃下,有些感慨地看着老宅略显破旧的大门,看着大门口那几阶石梯,一番叫做“回家”的情绪在胸腔里越酿越浓。
随宴也下了马,将马牵去了一旁拴好,走了过来,“进去吧,天冷,别冻着了。”
两个人站在一起了,随宴又将随师看得清楚了一些。
长高了,肩膀宽了,脸都更明亮漂亮了一些,随宴心里暗暗琢磨着,再过一年,这个徒弟怕是就要在个子上压过自己了。
随师没注意到随宴偷偷打量自己的眼神,也没跟着她进去,反而将人拽住了,抬头道:“随宴,我是一个人跑回来的,跑了很久很久。”
随宴轻轻抿了抿唇,“哦,所以呢?”
随师挑了挑眉,“你,你怎么还问我?”语气里都带了丝不常见的嗔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