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标面容一垮,冷声训斥:“雄英,住口!岂能置喙国事?”
“咱让你闭嘴,吓着咱大孙,老子抽死你!”老朱一双牛眼瞪着朱标,“咱大孙儿小小年纪就有这等见解,来日必是明君,你吆喝个什么劲儿?”
得。
朱标瞬间败下阵来,他教育朱雄英唯一的绊脚石——朱元璋!
自家老子算是将隔辈亲给发挥到淋漓尽致,但凡今天这番话换成朱棣等人,老朱高低要将他们多留在身边几年,绝不敢轻易让其就藩。
李文忠此刻是满脸懵。
短短两个月时间,这小子到底使了什么手段,竟然将皇太孙都给收买了?
哪怕是他和朱标多年情分,也远不及这俩个屁孩啊!
这都直接当面为其要官了, 还是要那手握重权的官儿!
朱元璋沉默片刻,忽然说道:“咱大孙儿的提议还真和咱不谋而合!”
此话一出,殿内瞬间安静。
朱标和李文忠欲言又止,就连马皇后都有点坐不住了。
孩童之言,笑笑就罢,岂能当真?
倒不是说李景隆没这个能力,只是那里面坐着的都是开国功勋,让个毛头小子骑在头顶,哪能愿意?
除非,李景隆有能让他们彻底闭嘴的战绩军功。可眼下江山初定,哪来的那么大战事给他捞取军功?
“权不专于一司,事不留于壅蔽”朱元璋扫了众人一眼,轻笑着说:“如今胡惟庸已经倒台,宰相制被废除,自然这军职也不能权利过于集中。”
说到此处,朱元璋看向李文忠,“保儿,可不是咱猜忌你,说起来...这事还是你家二丫头主动上奏呢!”
闻言,众人齐齐看向李景隆。
这件事,哪怕是朱标都不曾听说!
李景隆刚想偷摸夹菜,见众人看向他,只能无奈将筷子放下, “没错, 这件事确实是我向舅爷提议。”
“大都督府权力过于集中,淮西勋贵多有不法,却又任职于其内。”
“本着巩固皇权,加深军事协调能力,将其一分为五军都督府,并将军队调令和军官任选权划给兵部,方便互相监察牵制。”
“臣,赞同!”李文忠倒是没有意见,他是个知进退的人,本来心里就担心随着权力日益隆重,引得老朱猜忌。
老朱一丝满意的笑容,对于李文忠的知进退十分满意。
朱标沉吟片刻,也点了点头,“兵家事乃国之根本,此举倒是可行。”
宰相制都废了,削大都督府反倒算不得什么大事,况且也正如李景隆所言,军权过于集中,那可是比相权还要危险。
“既然如此,那便待过了年宣布此事吧!”朱元璋微微颔首,低头看着好大孙,问道:“大孙儿,你说给你表哥安排个什么职缺满意?”
朱雄英嘻嘻一笑,“那得先听听哪个都督府权利最大!”
“小机灵!”朱元璋刮了刮他的鼻头,“大都督府一分为五,用中左右前后命名,以中军、左军为重!”
“那自然是中军、左军都督喽!”朱雄英一点也不客气,张口就为李景隆要那重权在握的都督府。
李文忠顿时坐不住了,哪怕是一分为五,也不是李景隆能驾驭。
更何况,他还兼领着锦衣卫呢!
如此计较,这小子权利将在他这个当老子的上面。
朱元璋微微闭眼沉思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。众人屏息凝神,等待着他的决断。
“这锦衣卫初设,没了你小子的筹备,咱总觉着差点意思。”老朱缓缓睁开双眼,“可你身出武将之门,本身又有勇武谋略, 还真叫咱难办啊!”
“爹!”朱标扫了眼正朝着自已挤眉弄眼的朱棣,缓缓开口:“儿臣以为,九江相较于锦衣卫,更适合入军中。”
“爹自然明白!”朱元璋摇头叹息,“以他锦衣卫大都督的名头,若是调任五军都督府,自然也要是个左右都督。”
“但是!”
老朱眉头都要拧成麻绳了,“可如今他的正职不过六品带刀侍卫,又无爵位在身,怕是难以服众。”
“这有何难?”朱棣一声惊呼,吸引了在座众人的目光,他起身傲气道:“锦衣卫大都督乃二品大员,是父皇当时亲口所定,对不?”
“对,接着说!”朱元璋来了兴致,倒想听听这混小子能有何高见。
朱棣顿时来了底气,响亮说道:“这天下都是咱爹说了算,能领二品俸禄,自然也能领二品权。以侦破胡党谋逆的功劳来说,更进一步也很是合理啊?!”
话到此处,他脸上露出一丝嘿笑,“左右都是父皇说了算,谁敢置喙?”
要么说聪明反被聪明误,此刻老朱心头就是这么个想法。
何为皇权,何为天子?
承天道,而驭万方!
皇权之下,莫敢不从。
这是他一直所追求的无上之道,如今皇权是强盛了, 可他却显得犹豫了?
这虚职和实权不都在他一念之间?
况且, 那锦衣卫说是实权在指挥使毛骧身,不扔就是李景隆全权决断?
以前有多方掣肘,如今胡惟庸倒台,满朝文武人人自危,谁敢在这个节骨眼置喙他的决议。
“咱倒是落了下乘,还不如你个皮猴儿看得清楚!”朱元璋捋须大笑,周身气势变得更加霸道绝伦。
“二丫头!”朱元璋定眼看向李景隆,声如洪钟般,“你可敢领那左军都督府,为咱分忧?”
李景隆点头如捣蒜,“自然是一百个愿意,孩儿多谢舅爷!舅爷霸气,孩儿对您的敬仰,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.....”
这一顿马屁将朱元璋拍的哈哈大笑,也让李文忠等人没眼看,纷纷无奈捂头。
他十分感激的看了眼朱雄英和朱棣。
胡惟庸案已经办结,留在那只会惹火上身,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正是他计划的一环。
儿大都督府内关系盘根交错,随便拎出来个人都是从龙功臣,他想要于其中混个职务,难如上天。
他清清楚楚记得。
洪武十三年,二月将正式拉开第三次北伐之战!
倒不如趁机分割大都督府,借着权利重划时的近水楼台先得月,求老朱给他个实权职缺。
而后,领兵北伐,赚取军功,为将来铺路!
却没想,反倒被朱雄英和朱棣错打错着,完美的索要权利,还不会惹得朱元璋猜忌。
当然,调任之前,他要将在锦衣卫督办的案件,画上圆满的句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