衙役敲响了敞开的房门,众人便是一静,转身纷纷往外看去。
也正是因此,本处中间,面朝房门的那位身着淡蓝素袍的郎君,抬起了眼。
他目光清冷淡然,但周身气质却是温和,有风扫过,衣袂便随之微扬。
他抬了抬手,就让了那人进来。
衙役递上信,轻声说:“明府,是长安来的信。”
——
裴清目光在信封上稍作停留后,便接过信件,拆开拿出了信纸。
信上只一句话:“四年期至,已使人往迎于途。”
裴清知道是什么意思。
四年前,他和周以桉曾于狱中约定,周以桉许他离京,但四年任期之后他便得回京任职。
其实那不过都只是缓兵之计,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再回长安。
所以如今约定的时间已到,倒是让他又犯起了难。
“明府?”旁人有人轻声喊他,让他回了神看去。
那人问:“刚才我们聊的事,你觉得该怎么处理比较好?”
裴清将信纸重新折好,放回袖中,神色一如往常:“你们先随我去堰上看看情况,再决定解决之法。”
话落,他整了整衣衫,就带着众人先去处理眼下的事了。
第94章 “方不方便你还不清楚?”
苏州有雨季, 而且常有暴雨降落。
因此,裴清身为长洲县县令,为了防洪,便根据地形, 在长洲县内开展了几处拦河堰的修建工程, 如今正是全力奋进之时。
然而, 偏巧旁边县也在这个时候有了水匪闹事,那边控压不住后, 就只能向裴清这边求助。
帮或不帮都有利弊, 所以这段时间众人便这般讨论了起来。
只是裴清觉得事情不能光在嘴上谈, 还是要多结合实际情况, 所以这段时间他便经常去到堰上。
林舒窈来的时候他并不在。
大晋的县令通常会在任职地专门置办自己的宅院, 不在县衙居住,但其实县衙设计之初就是兼顾了办公和官员生活的场所的, 而且也有一定分隔, 能够做到生活办公互不干扰, 裴清为了办事方便所以也就干脆住在了县衙里。
马车到了县衙门口时,林舒窈并未第一时间下车,先是让东乔去找了值守衙役,说是长安来的人,要见他们裴县令。
恰在这时,县衙里走出一个挎着食盒的少女, 春光明媚,照在她身上更显灵动娇俏。
她面容白皙如玉,琼鼻秀挺, 整体姿态婉约,有一种小家碧玉的娴静感。
她方才张口问了衙役发生了什么事情, 林舒窈就从车内掀开了车帘往外看去。
她看到那个女子眉头一下蹙了起来。
衙役态度很尊敬地向那女子说了情况。
女郎听后便笑了笑,对东乔说道:“贵人的事可是着急?裴县令现在不在县衙内,若是着急,那民女趁去送东西时就告诉他让他回来。”
“若是不急,贵人不妨先进里面坐一坐,歇一歇,民女再去准备一些长洲特有的小食和茶水,让贵人先体验一下长洲的特色。”
东乔自然是拿不了主意,她转身就往后看。
林舒窈已经放下帘子,外面的人只能听见她的声音:“他什么时候回来?”
女郎:“他现在在拦河堰上,估摸着得傍晚时才回来了。”
林舒窈:“你这是去给他送吃的?”
女郎从善如流:“是的,到了下午,民女便做了些胡饼,带去给堰上的工人们一起吃。”
说完,马车里便没了动静。
女郎疑惑地往那边看了看:“贵人,您一路舟车劳顿,不如就先到县衙里歇会儿?我去叫他回来?”
马车里的声音淡而冷:“他既然有事,你就让他办了事再来找我。”
女郎讪讪道:“贵人,那您先到衙门里坐一坐?”
片刻,马车里才传来:“嗯。”
女郎这才松口气,请了衙役带她们去停车安置。
也在这时,女郎与衙役交谈时,说到了:“这边就有劳差役大哥了,我去叫大哥回来。”
马车内,林舒窈闻言眼角抽了抽。
呵,果然还是那个裴清,到了苏州也能做小娘子的大哥。再看那几个衙役对那小娘子的态度,还颇有几分对待上官家眷的感觉。
看来四年不见,裴郎君已经找到那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人了呀。
林舒窈想到这里哼一下,烦了。
——
县衙的人请了林舒窈她们去会客厅里暂歇,衙役送了吃食上来后便被东乔请了出去。
房内只留下了林舒窈的人,但都很安静。
林舒窈从坐下之后不久,就手支着额闭目开始养神。
而不一会儿,又有人拿了个炭盆进来,说最近这段时间,正是苏州较为潮湿的季节,便可以将炭盆放到角落里去下潮,还给她们每个人送了一个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