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宫书房内,太子朱标正在专心研读经史子集,案上的烛光摇曳,映照着他专注的面容。朱元璋推门而入,朱标连忙起身相迎,恭敬地行礼:
“父皇,深夜前来,所为何事?”
朱元璋示意朱标坐下,自已也在一旁落座,微微皱眉,开口说道:
“标儿,今日咱来,是想与你聊聊蓝玉之事。”
朱标心中一动,放下手中书卷,认真地回道:
“父皇,儿臣听闻蓝玉辞官后,日子过得颇为闲适,不知父皇可有何见解?”
朱元璋轻哼一声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:
“哼,这蓝玉,辞官之后,每日睡到日上三竿,在家中尽享奢靡,侍女环绕,无所事事。
咱让锦衣卫盯着他,几日下来,皆是这般模样。
咱实在是摸不透,他正值壮年,又战功赫赫,怎就突然这般消沉了?”
朱标略作思索,轻声说道:
“父皇,儿臣以为,蓝玉或许是真的倦了。
这些年南征北战,他身上的伤病定是不少,如今辞官休养,也属人之常情。
再者,他既是儿臣的舅父,又对大明忠心耿耿,应不至于有何异心。”
朱元璋微微摇头,沉声道:
“咱虽知晓他过往功绩,可如今朝堂局势错综复杂,功臣宿将众多。
他这般突兀地辞官,又过得如此安逸,难保不会有人借此生事,怀疑他是欲擒故纵,别有图谋。”
朱标连忙起身,走到朱元璋身边,躬身说道:
“父皇,蓝玉的为人,儿臣最为清楚。他性格直爽,不善权谋,若真有不轨之心,此前也不会为大明拼死效力。
儿臣恳请父皇,莫要对蓝玉过多猜忌,给他些安宁日子,也好让他安心调养身体。”
朱元璋凝视着朱标,良久,缓缓点头:
“标儿,你说的咱也考虑过。
只是咱身为帝王,不得不防。
罢了,既然你如此为他求情,咱且再观察观察。
若他真能一直安分守已,咱也不会为难他。”
朱标面露喜色,连忙谢恩:
“多谢父皇信任,儿臣相信蓝玉定会不负所望。”
朱元璋起身,拍了拍朱标的肩膀:
“好了,天色已晚,你早些休息。”
说罢,转身离去。
朱标望着朱元璋的背影,心中暗暗希望蓝玉能就此安度余生,不卷入朝堂纷争。
......
永昌侯府内,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。蓝玉身着一袭宽松的锦袍,负手而立在庭院之中,眼神中透着几分悠然与兴致,正指挥着众人筹备一项大工程 —— 在府里挖一个宽敞的大鱼塘。
“你,那边的,铲子角度歪了,赶紧修正回来,挖得规整些!”
蓝玉高声呼喊着,手指向一位年轻小厮,那小厮闻言,赶忙调整手中铁锹的角度,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,滴在刚刚翻起的泥土上。
旁边几位工匠正对照着蓝玉事先画好的简略图纸,用绳索和木棍丈量尺寸,确保鱼塘的长宽精准无误。
还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家丁,两两一组,配合默契地将一筐筐挖出来的泥土搬运到府外。
蓝玉踱步到一旁,看着初具雏形的鱼塘,脑海中已浮现出未来的美好画面:
待鱼塘挖成,周边种上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,闲暇之时,自已手持钓竿,静坐在树荫下,悠然垂钓,岂不美哉?
这才是惬意的侯府生活呐。
想到这儿,蓝玉的思绪并未停歇,他又将目光投向侯府的屋顶,心中盘算着另一个巧妙计划。
他打算在屋顶安排上水箱,再用水车把鱼塘里的水抽至高处,注入水箱之中,让水顺着屋顶缓缓流下。
如此一来,等到酷热难耐的夏日来临,便能为侯府带来丝丝凉意,仿若人造水帘洞一般,这炎炎暑气也能消散几分。
蓝玉心中暗自得意,不过他也明白,这些点子固然精妙,但具体的操作实施,还得靠管家和一众能工巧匠。
自已如今身为侯爷,身份尊贵,只需动动嘴皮子,出出点子就行,那些繁重琐碎的体力活儿,自然有下人代劳。
蓝玉咂咂嘴,环顾四周,愈发觉得这万恶的旧社会,倒也有它的迷人之处,而自已似乎也越发适应这悠闲奢靡的侯府日子了。
正陶醉间,蓝玉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,想起了硝石制冰这一穿越书中常见的神奇技术。
他不禁心中一动:这要是利用起来,制冰售卖,必定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。
可念头刚起,他又猛地皱起眉头,暗自思忖:
“自已若是贸然涉足商业,做起这个生意,获利颇丰啊又或者说是无本的卖卖。
硝石可以重复利用,水么又不要钱,自已要这么多钱想干嘛?
谋逆?
这么做会不会因此再度勾起朱元璋的忌惮之心?”
蓝玉抬手揉了揉太阳穴,只觉脑袋又隐隐作痛起来。
思来想去,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,暗自决定:
算了,此事急不得,等到夏天暑气正盛之时,再看看情况。
或者,等到一个恰当的时机,确保万无一失了,再做打算也不迟。
眼下,还是先把这水车的事儿落实好,权当是给自已留个后备选择吧。
这时管家蓝福一路小跑着冲进院子,脸上洋溢着完成任务的欣喜,高声喊道:
“侯爷,侯爷!
您让人定制的铁盒,还有那些调料,可都买回来了!”
蓝玉原本正坐在石凳上,悠然地品着茶,听闻此言,双眸瞬间亮了起来,霍然起身,急切地说道:
“来了吗?
快快快,赶紧把木炭、食材都端过来,还有前些日子准备好的竹签,可别落下一样。”
下人们得了吩咐,立刻手脚麻利地行动起来。
厨房里,几个小厮迅速将新鲜的羊肉、牛肉、蔬菜等食材搬到院子中的石桌上,另几个则抱来一捆捆精心挑选的木炭,摆在一旁备用。
还有专人负责把早已备好的竹签拿过来,这些竹签粗细均匀,光滑顺手,一看就是精心打磨过的。
蓝玉挽起袖子,亲自下场指挥。
他先拿起一把锋利的菜刀,手法娴熟地将羊肉切成薄片,那羊肉切得薄厚适中,每一片都纹理清晰,令人赞叹。
“来,你们几个,把这牛肉切成小块,大小要均匀,别马虎了。”
蓝玉一边切着,一边对旁边几个打下手的下人说道。
这边厢,几个丫鬟正按照蓝玉的指示,将各种调料放进石臼里,奋力捣碎。
一时间,院子里弥漫着香料混合的浓郁香气,小茴香、花椒、胡椒等调料的味道交织在一起,引人垂涎。
食材准备妥当,串食材的工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。
蓝玉亲自示范,将切好的羊肉、蔬菜间隔着串在竹签上,动作流畅自然,不一会儿就串起了一大把。下人们有样学样,很快,一串串色泽诱人的食材便摆满了几个大盘子。
万事俱备,蓝玉命人在院子中央架起特制的铁盒,放入木炭,点燃。
火苗迅速蹿起,映照着众人兴奋的脸庞。
蓝玉手持铁签,将串好的食材小心翼翼地放在炭火上,不时地翻转,确保受热均匀。
随着温度升高,食材渐渐发出 “滋滋” 的诱人声响,油脂滴落在炭火上,瞬间燃起一阵小小的火焰,香气四溢。
不一会儿,第一批烤串新鲜出炉。
蓝玉拿起一串烤羊肉,轻轻吹了吹,送入口中,羊肉外焦里嫩,香料的味道完美地融入其中,咬上一口,鲜嫩多汁,那熟悉的美味让蓝玉不禁满足地眯起了眼睛,心中暗自感叹:
“这才是记忆中的味道啊,许久未曾尝到这般美味了。”
蓝玉没有独自享受,他大手一挥,对下人们说道:
“大伙都辛苦了,来,尝尝这新鲜玩意儿。”
说着,便将烤好的烤串分给部分下人。
下人们起初还有些拘谨,接过烤串后,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,瞬间,他们的眼睛瞪大了,脸上满是惊喜与满足。
“侯爷,这…… 这是什么吃法,怎么如此美味!”
一个小厮一边大口嚼着烤串,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。
“是啊,侯爷,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,这香味,简直绝了!”
一个丫鬟也跟着附和,眼中满是崇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