巍峨的奉天殿内,龙涎香的袅袅青烟在空气中悠悠飘荡,将殿内装点得愈发庄严肃穆。
殿顶的琉璃瓦在日光的映照下,折射出耀眼的光芒,与殿内朱红的立柱相互映衬,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。
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之上,身着明黄色的龙袍,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,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。
他微微眯起双眼,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,透过缭绕的烟雾,静静地注视着下方。
此时,毛骧快步走进殿内,身形矫健,步伐间带着常年习武的干练。
他走到朱元璋面前,单膝跪地,抱拳行礼,声音洪亮且恭敬:
“陛下,臣毛骧有要事启奏。”
朱元璋微微抬了抬手,声音低沉却有力:
“起来吧,有何事,速速道来。”
毛骧站起身,神色凝重,脸上带着几分忧虑:
“陛下,此次恩科府试,在学子之中引发了极大的动荡。
许多学子认为题目难度过高,心生不满,甚至有联名上书状告主考官的情况。”
朱元璋的眉头微微皱起,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,他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,发出沉闷的声响:
“竟有此事?
这些学子,读了些书,就如此沉不住气。
不过,这题目难度之事,倒也值得深究。”
毛骧微微低头,不敢直视朱元璋的目光,轻声说道:
“陛下,听闻此次县试和府试的题目,皆是刘伯温大人所出。”
朱元璋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,他微微颔首,语气平静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:
“咱知道了,你且退下吧。”
毛骧再次行礼,然后缓缓退出了大殿。
待毛骧离开后,朱元璋沉默片刻,随即对着一旁的太监吩咐道:
“宣刘伯温进宫。”
不多时,刘伯温在太监的引领下,步入奉天殿。
他虽已年过半百,但依旧精神矍铄,步伐稳健。
走到大殿中央,他撩起衣袍,跪地行礼:
“臣刘伯温,叩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刘伯温,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:
“刘爱卿,快起来吧。”
刘伯温缓缓起身,站在一旁,神色恭敬而从容。
朱元璋的目光紧紧盯着刘伯温,开口问道:
“刘爱卿,此次恩科的县试和府试,你为何将题目出得如此之难?
如今,外面可是闹得沸沸扬扬,学子们都颇有怨言啊。”
刘伯温微微欠身,神色坦然,不慌不忙地说道:
“陛下,臣之所以如此,实是为了朝廷选拔真正的人才。
科举乃国家大事,关乎社稷兴衰,所选之人,当有真才实学,方能为陛下分忧,为百姓谋福。
若题目难度过低,难免会让一些鱼目混珠之辈混入官场,这岂不是误国误民?”
朱元璋微微点头,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:
“嗯,你所言倒也有理。
只是,这难度颇高,会不会让一些真正有才华的学子,也因此被埋没了呢?”
刘伯温微微一笑,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:
“陛下,真正的人才,即便面对再难的题目,也能脱颖而出。
此次考试,虽有不少学子抱怨,但也不乏才思敏捷、见解独到之人。
臣相信,他们定能在日后为朝廷做出贡献。”
朱元璋看着刘伯温,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:
“刘爱卿,你一心为朝廷着想,咱心里明白。
只是,这外面还有些传言,说你此举另有深意啊。”
刘伯温心中微微一紧,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,他恭敬地问道:
“不知陛下所言,是何传言?”
朱元璋的目光在刘伯温身上来回打量,缓缓说道:
“有人说,你是为了能让咱同意你辞官,故意把题目出得这么难,好让咱觉得你做事依旧认真负责,从而答应你的请求。
刘爱卿,可有此事啊?”
刘伯温听闻此言,心中暗自一惊,但他很快镇定下来,脸上露出诚恳的神情,直视着朱元璋的眼睛:
“陛下,臣不敢欺君。
若臣真有此私心,愿受陛下严惩。
臣出此难题,确是为了选拔人才,绝无半分其他想法。”
朱元璋静静地看着刘伯温,眼神中透着一丝审视。
过了许久,他突然笑了起来,说道:
“刘爱卿,咱不过是随口一问,你不必如此紧张。咱信得过你。”
刘伯温微微松了一口气,再次欠身行礼:
“多谢陛下信任。”
朱元璋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,他靠在龙椅上,缓缓说道:
“刘爱卿,你跟随咱多年,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如今,你真的心意已决,想要辞官归隐吗?”
刘伯温沉默片刻,然后双膝跪地,郑重地说道:
“陛下,臣已年事渐高,精力大不如前。
这些年,虽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力,但也深感力不从心。
臣恳请陛下恩准,让臣告老还乡,安享晚年。”
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刘伯温,心中感慨万千。
他想起了当年与刘伯温一起南征北战,共同打下江山的日子,那些岁月仿佛就在眼前。他微微叹了口气,说道:
“刘爱卿,你这一走,咱身边可就少了一位得力的助手啊。”
刘伯温抬起头,眼中满是感激之情:
“陛下,臣虽身不在朝堂,但心系陛下,心系天下。
若陛下有需要,臣定当竭尽全力。”
朱元璋点了点头,说道:
“好吧,既然你心意已决,咱也不便强求。
只是,你这一走,可不能忘了咱,忘了这天下百姓啊。”
刘伯温重重地磕了一个头,说道:
“陛下放心,臣定当铭记陛下的教诲,永不敢忘。”
朱元璋微微抬手,说道:
“起来吧。
等这次恩科结束,你回去好好准备准备,等交接完手头的事务,就可以启程了。”
刘伯温缓缓站起身,眼中闪过一丝不舍:
“多谢陛下。”
此时,殿内一片安静,只有龙涎香燃烧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。
朱元璋和刘伯温对视着,仿佛都在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。
过了许久,朱元璋打破了沉默,说道:
“刘爱卿,此次恩科,后续的殿试,你还是要多操点心。
咱希望能选出一批真正有才华、有担当的人才,为朝廷所用。”
刘伯温恭敬地说道:
“陛下放心,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。”
朱元璋微微颔首,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:
“好,有你这句话,咱就放心了。你先退下吧。”
刘伯温再次行礼,然后缓缓退出了奉天殿。